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发布日期:2012-03-28 更新日期:2022-05-20 浏览次数:0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和北京市新材料发展需求,培养能够在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成型加工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专业优势: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首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比例为80%,具有工程背景的比例为56%。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1人,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1人,拔尖创新人才1人。2021年获评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团队。

学科平台:拥有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支持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术硕士授权点,材料与化工类专业硕士授权点,北京高校优质课程(重点)1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校企合作,产学育人:与燕山石化公司、北京碧水源膜科技、北京富思特新材料、北京聚菱燕、雷诺丽特集团、北京中科纳通等多家新材料企业签订产学联合培养协议,提供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并实现实习、毕设、就业一体化,支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程导师制,精细化培养:通过全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精细化培养,大一即可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研究,类似于研究生的培养。所有学生均参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RT),同时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强化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

主干课程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制备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等。

国内读研/出国深造

学生知识全面,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国内或者国外继续深造的基础。本专业毕业生深造比例在15%以上,主要就读学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

表1 近四年深造学生及院校情况

姓名

班级

深造院校

李文杰

高182

北京化工大学

杨承志

高182

北京工业大学

郭烈文

高183

北京化工大学

吴炜慧

高172

华东理工大学

夏飞

高172

北京化工大学

于静

高172

中国地质大学

杨少博

高162

北京化工大学

曾海兵

高163

北京化工大学

顾铮

高153

华盛顿大学

吕思奇

高153

北京理工大学

就业前景:

新材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北京市高精尖布局十大产业之一,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点方向,人才需求旺盛。就业渠道面广、稳定、灵活,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7%以上。毕业生可到生物医用、芯片加工等高精尖企业就业;也可到汽车、家电、航空航天等企业,以及石化、塑料加工、橡胶制品生产等传统高分子企业就业。典型就业单位如下:

表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近三年典型就业单位

企业名称

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中化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富思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8618229115 / 18618229125
010-81292235/81292236

电子信箱:

zhaosheng@bipt.edu.cn
纪委监督: 010-81292275

  • 关注我们:

  • 网上高招办
  • 招办官微
  • 招生wap
  • 咨询QQ群
  • 新浪微博